标题高频主题词
摘要高频主题词
本刊高频关键词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邮箱:
zhufeng907@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理论视野、教材分析、课改探索、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与点评、教师成长研究、调查研究)
szjx13@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热点聚焦、教材分析、课改探索、教学研究、学教一得、调查研究、书海泛舟)
denphned@l63.com
(接收稿件类别:课改探索、教学研究、教材分析、考试与评价(含试卷分析)、海外拾贝、杏坛一叶)
3、刊内电话:010-62200757
4、出版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5、刊内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2年3月24日星期四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选题及征稿
【2022年02期信息】
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以及全国思政教师、热心读者的关心支持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走过了40年发展历程。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将继往开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举旗定向,在推动思政学科发展中探路引航,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凝智聚力,为思政教师专业成长架台搭梯。
2022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将继续面向广大读者朋友征求以下稿件:
(一)课程基础理论研究
聚焦研究中学思政课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立足中学思政教师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分析与理念解读,强化课程理论研究。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研究
围绕新课标与新教材,通过权威性的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为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三)课改与教学设计研究
探索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方式改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环境;征集优秀教学设计、经典案例与课例反思,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范例和素材。课改探索、教学设计与点评
(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围绕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系统探究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卓越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独特路径,为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实践与价值引领。
(五)素养导向的评价改革研究
重点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评价研究,关注育人目的的评价机制研究以及新高考评价研究,为素养导向的学业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样本。
此外,结合国家形势发展与学科热点,拟重点关注以下选题:
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进课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进课堂
4.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5.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解读
7.《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研究与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学》编辑部
《思想政治课教学》投稿须知
一、文章格式要求
1.来稿请以word2013及以上格式排版,标题为黑体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
2.文章字数4500~6000为宜(“学教一得”栏目1500字为宜、“书海泛舟”和“杏坛一叶”栏目2000~3000字为宜)。
3.文章须附带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等)。
4.文章须附带200~3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投稿“教学设计与点评”“学教一得”“书海泛舟”和“杏坛一叶”栏目文章除外)。
5.如果文章系某课题研究成果,请在文后附说明。格式为:【本文系“课题名称XXX”(课题编号:XX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例如:【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法治教育嵌入高中政治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17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注释规范
根据国家标准(GB/T15835-1995),结合本刊实际,引文标注采取当页脚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码数字(①②③……)形式结合每页连续编码,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不需要文后再附参考文献。引文注释格式为:
1.著作类:作者;著作(译著须附译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代;页码。
例如: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②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2.论文类:作者;文章名;期刊及期号。
例如:①陈友芳、杨灵:“《经济生活》教材修订情况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8期。
②邢红军:“中小学思维教学的深化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7期。
3.报刊文章: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及日期。
例如:①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日报》2011年5月14日。
三、投稿邮箱
本刊提倡电子投稿。电子投稿请按照相应栏目投寄指定邮箱:
(1)zhufeng907@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理论视野、教材分析、课改探索、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与点评、教师成长研究、调查研究;
(2)szjx13@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热点聚焦、教材分析、课改探索、教学研究、学教一得、调查研究、书海泛舟;
(3)denphned@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课改探索、教学研究、教材分析、考试与评价(含试卷分析)、海外拾贝、杏坛一叶。
四、著作权说明
本刊实行责编初审、专家外审及编委会三审制度,作者在论文投寄三个月内未接到电子邮件发送的用稿通知时,可自行处理。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有特殊要求,请在来稿时注明。作者向本刊投稿,未特别声明的,视为作者同意将作品的网络传播权转让我刊,论文一经发表,本刊有权以电子方式传播该作品。本刊无稿费,亦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文章录用后赠送样刊2本。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相应稿酬已在版面费中折抵,本刊不再另付稿酬。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