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频主题词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
3、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包括审稿费、版面费、合作费用等。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新传播》2023年第4期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原创 本刊编辑部 新传播智库 2023-06-30 14:44 发表于广东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赋能,加速媒体与全球用户的便捷连接,媒体过去主要的区域、国别为主的传播属性正在突变。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9.5亿人,同比增长4%,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的用户占了92.1%。借助新媒体表达的视频语言、多样形式、广泛题材和即时互动等优势,全球用户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之墙正在消弭,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国际传播,则成为融合发展的主流媒体争相挺进的新赛道。
挺进国际传播新赛道,需要为深度数字化做好准备。近年来,在叠加了各类移动应用、社交直播、元宇宙等技术之后,以ChatGPT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创新国际传播的内容生产方式,媒体需要适应技术和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在传播理念、话语等方面洞察前沿,创新迭代,为深度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下好“先手棋”,做好战略布局。
挺进国际传播新赛道,需要对产品定位与叙事方式全新探索。媒体直面海外受众,既要有宏大叙事和主题报道,在国际重大议题中争夺话语权,又要结合媒体的特征,以鲜活、立体、有温度的叙事手法,讲述“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拉近受众距离,将中国的“一滴水”,在世界观众的心中卷起“千层浪”。
挺进国际传播新赛道,需要在世界平台上真诚发声。除了“造船出海”,还可以深耕海外社交媒体,通过“平台出海”放大声量,增进了解,在国际传播话语权博弈之中,打破西方媒体自己构建的回音壁。
挺进国际传播新赛道,还包括对国内外国人的信息服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向居住、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国际传播。
挺进国际传播新赛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效能,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主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全世界讲述可见、可感、可知的中国故事,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的必答题。2023年第4期《新传播》杂志将推出“国际传播新赛道”专题,欢迎业界和学界专家学者围绕相关内容踊跃赐稿,凡经采用,稿酬从优。
《新传播》继续欢迎“新传播观”“新方法论”“史闻新鉴”等栏目稿件。稿件原则上8000字以内,稿费每千字200至600元。
《新传播》既注重理论与学术探究,更注重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指导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糅合产学研,力求成为全媒体时代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参考和传播力研究的思想智库。
本刊统一投稿邮箱:xcb0755@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联系电话:0755-83518509
截稿时间:2023年8月20日
《新传播》编辑部
2023年6月30日
《智慧东方(新传播)》投稿指南
【仅供参考】
《新传播》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新闻传播类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4-1692/GO,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2095-4778。本刊由深圳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既注重理论与学术探究,更注重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指导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糅合产学研,力求成为大数据全媒体时代传媒发展的决策参考和传播研究的思想智库,欢迎来稿。
一、来稿基本要求
1.投稿文章需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论文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论文论证严密、资料翔实,语言精炼、结构严谨。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特色稿件。
2.稿件一律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xcb0755@126.com,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稿件标题及作者、单位。
二、来稿内容结构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篇幅正文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为宜。内容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数要求在20字以内,超过20字的建议用副标题反映。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文章的要旨。
2.姓名在主标题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顺序。
3.在邮件正文文末,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或学位、职务)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以及稿费发放所需的银行名称(具体到支行)、账户户名、银行账户号码。
三、来稿格式要求
1.主标题,用小初号黑体;副题用小二号宋体。居中。作者姓名,用小三号楷体,居中。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新颖。
2.摘要,四号楷体:一般在2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关键词,四号黑体,一般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
3.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四号黑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小四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4.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分别为:“一”“(一)”“1.”和“(1)”等。
5.正文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加小括号,用楷体。
6.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用五号楷体。
中文参考文献的具体编排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文献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3)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名[A].原文献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研究报告:[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5)报纸:[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篇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码].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这里的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码为:DB/OL—网上数据库,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公告,M/CD—光盘图书。
7.如有照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照片要求像素不低于500kb。如有图表,文中的表或图应各有表题、图题,同时必须有相应的表序号和图序号。做图要规范,图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
四、特别提醒
1.文章一经刊用,本刊编辑部会根据稿件质量支付稿费,稿费标准为200-600元/千字。
2.请不要一邮多稿,也不要重复投稿,否则可能被认为是垃圾邮件,得不到及时处理。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和为文章配图片的权利,不同意删改的稿件请在来稿中说明。
4.所投稿件不得有抄袭、剽窃等问题,投稿者应对投稿所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及其他内容的版权负责。否则,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侵权责任和由此带来的损失,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5.作品如果在其他刊物先行刊出,请务必迅速告知本刊编辑部。稿件一般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自稿件寄出之日,3个月未见本刊采用或通知,请自行处理。
6.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包括审稿费、版面费、合作费用等。